国信票据基金,国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本篇文章给各位分享国信票据基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目录:
国信电子票据平台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国信电子票据平台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SIC Electronic Bill Platform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简称“国伏如察票信息”),由江苏国投衡盈创业投资中心(江苏政府国信投资集团)、上海泓成股权投资(涌金集团)、北京国信新创投资有限公司(国家信息中心缺茄投资平台)、上海鼎晖孚赟投资(国开金融、社保基金为股东)等国有资本运营单位联合投资持股,橡大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社会公众服务职能,致力于电子票据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国家票据数据安全体系建设。
法定代表人:孙淏添
成立时间:2015-08-14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8019688498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2号楼十六层B区
几种利差套利操作介绍。
几种套利方式简介 利差套利操作对提高固定收益投资组合回报大有裨益。几种常见的套利策略包括: 1、使用7 天正回购融资,同时买入央行票据或短期融资券; 2、使用7 天正回购融资,同时申购货币市场基金; 3、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之间的信用利差套利。 限于市场流动性,目前的信用利差套利在实现上存在一定障碍,但随着债券市做歼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套利操作的交易成本必然逐步降低,可行性也会逐渐增强。
套利策略损益分析 几种套利方式中,使用 7 日正回购融资,同时申购货币市场基金的方法,回报较为稳定风险相对较小;使用7 日正回购融资,同时买入央行票或买入短期融资券的套利方式,在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但央票流动性要好于短期融资券,信用风险也小于短融,收益也略低。信用利差套利在几种套利方式中收益较高,此外情景分析还表明:假定利差不变,当收益率曲线上移时该套利操作回报上升。 几种套利方式简介 本文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当前市场环境下存在一些套利机会。在市场收益率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恰当运用套利机会将对提高投资组合收益有所帮助。尽管本文讨论的某些谨胡斗套利策略受市场流动性所限,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障碍,但随着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套利操作交易成本必然逐步降低,可行性也会逐渐增强。
·使用质押式正回购融资,同时买入央行票据的套利操作
从目前的市场利率看 7 天回购利率和央行票据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利差;1Y期央行票据和7 天回购的利差约为50~55bp;3M 期央行票据和7 天回购利差大约在35~40bp。可以在交易日T 进行7 天正回购融入资金,并用融入的资金购买央行票据;在交易日T+7 卖出央行票据获得资金,并用此资金支付7 天正回购的本金和利息。该方法不占用资金,但会占用现券,即在交易日T 进行正回购融资时,套利操作人手中必须持有可以作为抵押券的现券。
·使用质押式正回购融资,同时买入短期融资券的套利操作 套利操作方法与上相同,只不过在交易日T 买入短期融资券,而非央行票据。祥磨由于短期融资券收益率比同期限央行票据高,此方法可获得较高收益;但应注意的是短期融资券流动性较央行票据略差,套利操作风险也相应较高。投资者在进行套利操作时应选取信用评级高且流动性好的短融。另外,06 年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有较大幅度提升,相应券种二级市场收益率也有较大提高,与当前回购利率利差较大,选择此类券种进行套利操作获利更高。
·使用质押式正回购融资,同时申购货币市场基金的套利操作 由于货币市场基金年化收益率较为稳定(大多数货币市场基金7 天年化收益率在1.9%~2.0%之间),与7 天正回购利率利差稳定,且无申购赎回手续费;套利回报较稳定,风险相对较小。但需要指出的是,赎回货币市场基金时,资金到帐日和赎回申请日之间可能相隔2~3 个工作日;而且基金管理人有权拒绝或暂停基金投资者的申购申请。
图1:7 天正回购和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 / 申购货币市场基金)套利策略流程图
资料来源: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之间的信用利差套利 期限相近但发债主体资信等级不同的债券之间存在信用套利机会,例如期限相近的短期融资券和央行票据。以剩余期限在1 年左右的短期融资券和央行票据为例,其利差在60bp 左右;可构建如下的套利操作:
交易日 T,进行7 天买断式逆回购融入央行票据,立即将融入的央票卖出,再用卖出央票获得的现金购买短期融资券,对短期融资券进行正回购操作,以融入的资金覆盖买断式逆回购的融券成本;若上述交易均在1 日之内完成则基本不占用资金和现券。交易日 T+7,买断式逆回购到期,买入央票,完成买断式逆回购交易,获得现金用于覆盖买入央行票据的成本;正回购到期,支付交易对手本息,获得短期融资券,立即将其卖出,并用获得现金覆盖完成正回购交易须支付的本息。套利操作流程图如下。图2: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套利操作在交易日T 的流程图 图3: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套利操作在交易日T+7 的流程图
香港十大证券公司排名
1、国信证券(香港)、海通国际证券、艾德证券期货、时富金融、招商证券(香港)、安信国际、南华金融、金利丰证券、永丰金融、耀才证券。其中艾德证券期货为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发牌之持牌法团,证监会中央编号:BHT550,获证监会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发出第1类(证券交易)、第2类(期货合约交易)、第3类(杠杆式外汇交易)、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第5类(就期货合约提供意见)及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受规管活动的牌照。
2、艾德证券期货有限公司同时亦是香港交易所参与者(OTP-C经纪代号_0974及0977)。 艾德证券期货致力为客户提供港股、美股、外汇、环球期货等一站式全方位交易平台,包括香港交易所证券买卖服务,以及一系列如互惠基金、清悄散单位信托基金及股票挂钩高息票据等投资产品;亦为客户提供股票融资、新股认购、融资融券等一系列个性化运悉投资方案。
拓展资料
1、香港证券市场香港证券交易的历史,可追溯到1866年,但直至1891年香港经纪协会设立,香港才成立了第一个正式的股票市场。1969年至1972年间,香港设立了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加上原来的香港证券交易所,形成了四间交易所鼎足而立的局面。在1972年至1973年短短的2年间,香港有119家公司上市,1973年底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96家。1980年7月7日四间交易所合并而成香港联合交易所。四间交易所于1986年3月27日收市后全部停业,全部业务转移至联交所。
1986年-2000年的香港市场1986年,香港市场开始了其崭新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阶段。中国对香港前途的保障,增强了投资者对香港经济的信心,公司盈利和房地产价格回升,香港市场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交易品种多元化,市场参与者日益国际化,交易手段不断完善,证券市场进入了长期繁荣的牛市。 2000年以后的香港证券市场香港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2000年以来的香港证券市场,正在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证券市场。一方面是因为香港1965年的银行业危机,迫使政府开始对银行业进行调查和立法以及加强监管,企业从银行集资成本较高,纷纷转向股票市场;
2、另一方面,香港政府奉行自由市场政策,使证券市场迅速发展,1969年至1972年间同时出现了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会四大股票交易所。70年代未期,香港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四个市场发展不均衡,同时由于1974年的股灾,使政府意识到需要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颁布了一系列法例,并于1980年7月将四间交易所合并成立香港联交所,四间交易所于1986年全面停业,全部业务转到香港联交所。此后,香港证券市场开始了崭新的国际化发展阶段,2000年答氏4月香港联交所和香港期交所合并成立香港证券与期货交易所,实行公司制并在港上市。十几年来香港证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产品不断增多,交易手段也日益电子化。共有500多家证券行在香港从事各种证券业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时至今日,香港证券市场的总市值已达到 63000多亿港元,每日交易额逾100亿元,这些数字显示了香港证券市场在过去数十年的骄人增长。
关于国信票据基金,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