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汇率调整科目,什么是记账汇率,如何确定
月末汇率调整科目
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其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为: 第一,将外币金额按照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按照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登记有关账户;在登记有关记账本位币账户的同时,按照外币金额登记相应的外币账户。
第二,期末(按企业情况于每月末或每个季度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第三,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将其外币结算金额按照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解释: 即期汇率是相对于远期汇率而言的,远期汇率是在未来某一日交付时的结算价格。
为方便核算,准则中企业用于记账的即期汇率一般指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
在汇率变动不大时,为简化核算,企业也可以选择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是“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是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加权平均汇率需要采用外币交易的外币金额作为权重进行计算。
货币性项目是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货币性项目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货币性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建议看看会计的外币折算这一章你就会明白如何处理了。
什么是记账汇率,如何确定
什么是记账汇率
记账汇率是存在于有外币经济业务的企业,会计记账时可能用到的汇率,以此来处理一些会计账务问题。记账汇率可以是会计记账时当天的市场汇率,也可以是会计整个记账期内某一天的汇率如记账月内1日的汇率,所以记账汇率也可以成为现行汇率。
记账汇率的确定
记账汇率的确定一般是发生日或月初的汇率。由于汇率的变化较为频繁,记账汇率是企业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下,从减少会计的核算工作量出发来自行选择的。企业多数选择记账期内当月1日的汇率来作为记账汇率。企业可以将银行的买入价或中间价来作为记账汇率。企业一旦确定记账汇率就不得随意更改,如有需要更改的特殊情况,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的补充资料中做以说明。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